[110-1]第12組-雙11你購了嗎?買新衣送碳足跡,如何讓地球不再哭泣?

雙11你購了嗎?──買新衣送碳足跡,如何讓地球不再哭泣?


110-1第12組:成教三鄭加妤、成教四黃靖倫、電機三林思凱、財金一黃怡郡、財金二王翊庭

         網購因其省時又方便,逐漸成為大家消費時的首要選擇。但你知道嗎?根據環保署2019年的網購年營收統計來推估,台灣每年物流包裝箱所產生的碳排放大約11.3萬公噸!說到「碳排放」就不能不提到「碳足跡」了,兩者對大眾來說仍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詞,為何我們在享受便利的同時,都未曾察覺與意識到它的存在呢?接下來,我們將帶著你瞭解那些關於碳足跡—你所不知道的事。


超商裡滿山滿海的網購包裹。(黃怡郡/攝影

什麼是碳足跡?

         碳足跡係指一個事件或一個商品從出現到消滅的過程中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環保署從2009年開始推動碳標籤相關政策,商品生產的每個步驟產生的各種溫室氣體會被換算成二氧化碳,加總後標示在碳標籤上,企業可以選擇將碳標籤公開,好讓客戶進行比較。而減少碳足跡可以有效降低溫室效應,進而降低全球暖化帶來的災害。


         碳足跡涉及的範疇極廣,含開採、製造、組裝、運輸、使用、廢棄處理、回收等,很多原物料沒有產銷履歷來記錄出產與移動的軌跡,後期若與其他產品結合後,碳足跡也就變得更難計算。連一般企業都不見得樣樣落實計算了,更何況網購平台上的小小賣家?


網購X碳足跡 大學生環保意識知多少?

         生活在數位時代的我們擅長上網訂購各種商品滿足生活所需,但在網購當下會有人去考慮碳足跡的多寡嗎?現今大學生的網購行為到底會製造多少碳排放,其中又是否有浪費的情形呢?為此,我們在中正大學全校板發放一份問卷來調查大學生的網購行為與碳足跡的關聯性。該問卷分成三個部分,分別調查大學生平時網購的習慣、對碳足跡知識的熟悉程度,與其後續減碳意願。其中第二部分以測驗形式呈現。


         調查結果發現,有八成七的填表者表示知道碳足跡的定義,但實際上只有六成出頭的填表者在第二部分答對題數有過半。而大學生平時最常網購服飾配件,但僅有一成多的大學生會在網購時將減少碳排放列入考量。不過值得欣慰的是,有超過六成的大學生表示未來願意付諸行動,為減少碳足跡多盡一份心力!


碳足跡知識熟悉程度

         在問卷中的第二部份顯示,有成的學生認為在郊區網購的碳足跡會比實體購物來的多。然而根據麻省理工大學的研究資料顯示,如果在郊區網購,所造成的碳排放其實會少於實體購物產生的碳排放。這一題同時也是測驗中最多人答錯的題目,因此有同學針對該題在表單最後提出疑慮:「網購的包裝也會產生碳足跡,它是否有被計算到呢?包裝也算進去的話,是否會超過實體購物的碳足跡呢?」該研究確實有將包裝列入計算,但由此疑問可見,碳足跡的計算方式是否公開透明,以及數據呈現是否清楚明瞭,正是該同學存疑之處,或許也是政府、店家、消費者應合力改進的方向,讓彼此更加了解這種購物模式會產生多少碳足跡,進而去減量。


         中正大學位於嘉義市區外圍的民雄鄉,是一個仍以住宅區為主,且有相當程度農業活動的行政區域,人文地理特性與郊區類似,若聚集於此的人們能在善用網購便利性的同時,盡力執行減少碳足跡的行動,相信可以營造雙贏的局面。也有填表者表示,減少自己的物欲需求,也是降低碳排放的基本原則。


大學生平時的網購習慣

         調查總計回收157份有效問卷,高達54.2%的人平均一個月會網購1~4次不等,但有接近成的大學生在購物時並不會將碳足跡列入考量!而最常線上購買的商品類型又以服飾配件類為大宗,其次則是生活用品類、書籍與文具類。接近成的受訪者表示有在今年雙11購物節進行網購,有86%的人是透過蝦皮商城進行交易。


         仔細分析受訪者的回答,可見促銷手段能夠大大刺激人們的購物慾。我們有時候會為了擁有「想要但不必要」的贈品,而花錢製造更多碳足跡。因此,在調查受訪者對碳足跡的熟悉程度後,我們也從運輸以及過度包裝的層面切入議題,並同時收集他們對碳足跡的想法。


後續減碳意願

         待受訪者看完解析後,我們進一步詢問其以後是否會更加關注碳足跡的相關議題。有49.7%的人表示願意18.5%的人表示非常願意。在查看碳足跡標籤方面,有50.3%的人表示「願意」查看碳標籤,22.3%的人表示「十分願意」。當有人願意在網購的同時關注碳足跡的議題,便可以在消費時透過行動的力量來支持減碳,如果政府願意先從規模較大的快時尚品牌開始推動強制標示碳標籤,消費者也能擁有更多參考依據去決定要購買哪些服飾來降低碳足跡。



如白圈所示,琳瑯滿目的架上僅找到兩款具有碳足跡標籤的商品。(鄭加妤/攝影


網購的雙面刃­-大量包材

包裹裡充滿意料之外的「禮物」。(黃靖倫/攝影)        

        

         商家通常會適當的包裝商品,以確保商品在歷經長途運輸後,能完整無缺地送到消費者手上。但有時,消費者拆開包裹後發現,裡頭莫名其妙多了兩塊紙板。或是一個掌心大小的洗髮餅,卻被裹上好幾層厚實的泡泡紙。可見每個人對「完整無缺」的定義都不太相同。明明只需要一層包材就能起到保護的效果,甚至商品本身並非脆弱材質,也被店家「過度保護」。這種過度包裝的狀況,不僅浪費,同時也增加許多碳排放。


        有什麼方法可以減少隨著過度包裝而產生的碳排放量呢?作為消費者,在下單前,我們可以主動與賣家提出減少包材的需求;開包裹後,也可以選擇將包材留下來重複利用。根據本次問卷調查,有超過三成的填答者「願意」重複使用包材,更有高達五成的人「十分願意」重複使用包材。


         若是要求填答者主動對賣家提出減少包材的需求時,「十分願意」的人降至三成四,可見意願稍微下降。推測其中仍有一些難處,大學生需要更多的誘因來鼓勵他們主動為此議題發聲。為此,我們也收集到多則填答者的回饋,反應了三大問題:

  1. 如何確保大型網購平台的買賣雙方溝通管道保持暢通?
  2. 如何在減少包裝的同時,避免商品碰撞損壞的機率?
  3. 標示碳足跡標籤的產品價格是否會因此提高?

網購同時,別忘了你也擁有影響力

        網購的便利性儼然成為我們的日常,但是在消費的同時,也需意識到過度消費對環境造成的傷害。我們認為,政府應該要求業者履行企業社會責任,並多加規範,因為推動與提倡環保的力量和約束力不足,而透過政策引導企業改變,並祭出強制性要求,才有辦法讓大眾正視碳足跡的議題;企業應該將生產過程透明化,並清楚標示碳足跡,讓消費者有辦法知道自己的消費模式產生了多少碳足跡,此外,除去大型電商,每個線上購物平台都應新增買賣雙方的溝通窗口,讓消費者得以監督賣家是否落實減碳行動。而消費者也應補充正確碳足跡相關知識,對外質疑,對內自省,做出減緩全球暖化的決定。


        在此呼籲所有熱愛網購的大學生們,請選擇願意使用環保包材、或是減少包材的賣家,並在有需要時重複利用。「每一次消費,都在為你想要的世界投票」下次網購前先靜下心來思考,自己究竟是「需要」還是「想要」?如此一來,既能夠省下不必要的碳足跡,也能增加地球嶄露笑顏的機會呢!



參考資料:

  1. 你也網購了嗎?雙11、黑五跟雙12紙箱、塑膠保麗龍 網購垃圾量1年增加1萬公噸 (yahoo.com)
  2. https://ctl.mit.edu/sites/default/files/library/public/Dimitri-Weideli-Environmental-Analysis-of-US-Online-Shopping_0.pdf
  3. 【還敢說環保?】網購超嗨,網購產生的環保問題,您有想過嗎?|島民Hen有4 - YouTube
  4. 台灣網購1年估計產生8000萬個物流貨箱,「過度包裝」法規卻還管不到
  5. 網購竟成環保新災難 買條水管「附贈」5件垃圾
  6. 網購包裝i循環活動起跑
  7. 108年電子購物及郵購業營業額及網路銷售占比
  8. 配客嘉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