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第2組-吃藥就可以讓心情變好? -淺談心理疾病的藥物治療過程

吃藥就可以讓心情變好?──淺談心理疾病的藥物治療過程


110-1第2組:心理四姚思彤、犯防三呂亞璇、社福二陳葳霓、社福一凃郁品、社福一吳恩睿

    根據衛福部統計,2019 年因精神疾患而就醫的人數約 280 萬人。而研究顯示,服用藥物的確會讓心理疾病獲得好轉,但基本上都必須長期追蹤3個月至1年的時間,並且醫生判斷穩定後仍須服用1年以上以防止復發。


心理疾病的多元成因

    心理疾病的成因相當多元,且通常並非單一成因。通常我們將心理疾病的成因分為三類:生理、心理、以及社會。

    首先是生理的成因。心理疾病在生理上是腦部化學物質的不平衡所造成的,不論過多或過少,都會使大腦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進而出現症狀。而化學物質的不平衡除了可能因心理或社會的壓力而失調以外,也可能原有生理機制就較弱,因而較容易失調。

    在心理成因方面,特定情境可能與特定情緒(通常是負面的情緒)相連結、增強,造成負面情緒或壓力的反覆出現;認知世界的方式以及以前的重大創傷也都有可能在生活中造成壓力,進而影響生理。

    而在社會成因方面,社會結構與風氣帶來的外部壓力也是促成心理疾病的重要因素。而社會環境與文化也會影響我們的心理與認知,可能同時增加心理內部的壓力。

    上述的因素乘加後,會造成更大的壓力。在人類行為的研究中,有「風險累積假設」,指如果遇到愈多的風險因子,產生負面結果的機會便可能倍增。例如我們可能遭遇身體的病痛與經濟上的壓力,而當這兩件事同時發生時的壓力會相互乘加,大於分別遭遇兩件事的壓力。我們可能可以承受一至兩個事件,但多個事件乘加過後的壓力,會使我們無法招架。


藥物運作過程

    心理疾病藥物大略可區分為抗憂鬱劑、抗精神病劑、情緒穩定劑。

    內分泌異常或腦內神經物質不平衡可能引發憂鬱症,常見如:血清素、多巴胺、正腎上腺素等神經傳導物質過低可能導致憂鬱、失眠等狀況。而抗憂鬱藥主要的作用為增加神經傳導物質在突觸間的濃度,進而緩解症狀。

    抗憂鬱藥可粗略分為第一代及第二代藥物,而第二代與第一大最大的不同為第二代的抗憂鬱藥物可以選擇性的增加神經傳導物質在突觸間的濃度,第一代藥物則無法選擇,而這樣的情況會導致藥物交互作用情況更加明顯。

    目前台灣臨床上主流使用的抗憂鬱劑為「選擇性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劑」(Selective serotonin receptor inhibitors;SSRIs),此藥物能促進血清素作用於神經突觸後而達到抗憂鬱效果,以緩解症狀。

    而抗精神病劑是控制腦內多巴胺的活動,使其減輕妄想的狀況;而情緒穩定劑則是調整正腎上腺素及血清素的藥劑,進而控制情緒起伏。

    不同的藥物可能在身體中產生交互作用,會建議患者在就醫時先告知醫生目前用的心理疾病藥物,以利醫生評估 。


服用藥物的優點

    一般來說,並不是所有的心理疾病患者都需要接受藥物治療,而是取決於疾病種類以及嚴重程度。某些類型的疾病成因是因為大腦內的化學物質過多或過少,而造成失衡的狀態,這時利用藥物重新促進或抑制物質的分泌,便可以達到穩定情緒及緩解症狀的功效。

    藥物再經過相關部門不斷地改良之後,已經相對安全且可供長期服用。若需要透過藥物來治療的患者能夠及早就醫,穩定服藥,便可在早期獲取關鍵且有效的治療效果,患者本身也較能夠接受自己生病的事實,對日後恢復健康的心理狀態有極大的幫助,可以維持較長的病情穩定期。



服用藥物的缺點

    社會上普遍出現對於藥物的負面新聞以及刻板印象,使得許多人對於服用藥物產生極大的抗拒:

一、以社會、家庭方面做區分

    對於患者來說長期的服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藥物的副作用可能導致手腳抖動、眼球歪斜、流口水等,讓病人十分的不舒服。些家屬甚至不願意讓患者吃藥,因為他們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家人出現這些症狀。除此之外,患者和家屬還必須同時面對社會的污名化服藥卻被標籤化的問題。

二、以患者個體方面做區分

    服用藥物對患者的身體產生多種負面的影響,因藥物容易引發代謝症候群 ,包括肥胖、高血壓、高血糖,以及肌肉異常扭曲緊張 ,如口齒不清、坐立不安、兩腳不停踏地板等常見症狀,同樣會出現的還有類帕金森氏症,例如僵硬、手腳抖動、流口水等,讓患者苦不堪言。

    以上種種原因都可能導致患者不願意服用藥物,或是無法忍受副作用伴隨的負面影響而擅自停藥。


一手案例-實例訪談Q&A版本



Q1:當你處於發作的時候,想了解一下事後對於當下的感想?

    其實對於發作這兩個字,個人看法是對於心理有疾病的人貼標籤吧,對於我來說可能是因為一些事情導致我有情緒上的起伏,這也就是大眾所說的發作,但這只是因為有情境、人或是事件的刺激才導致我有這樣的外顯行為,簡單來說講到發作就是會讓我直接聯想到整個社會在對我貼標籤、排擠之類的。

Q2:想了解在吃藥的前後,實際上對於身心理上真的有所謂很明顯的鎮定效果嗎?

    吃藥的話我個人覺得是心理作用影響的比較多,在服藥的初期會有種今天吃了這個我就可以成為正常人的心理影響。

    到最後比較嚴重的時候確實是只能依靠藥物才能達到所謂的心平氣和,不然就會被滿滿的負面情緒跟想法包圍,到那個時候才是真正的覺得藥物對於生理的作用很大,不是心理覺得吃了鎮定劑而鎮定。

Q3:在閱讀文獻的時候常出現擅自停藥的高風險,想了解是否有過相同的經驗?

    確實在某段相對於其他時期較好的階段、認為自己可以靠自己的意志力痊癒,但後果確實是比早日檢查出來的程度還要更嚴重、我因為這次錯誤的決定得到了非常慘痛的代價,擅自停藥的風險是很大的,會讓病症二次惡化的更嚴重,像輕度憂鬱症所開的精神類科藥是還好,但如果是中重度鬱症的話真的不建議擅自停藥,還是要遵從醫囑。

Q4:相信您接受採訪應該是處於心理狀態較佳的時候,今時此日會怎麼看待當時的自己呢?

    對於我來說很像一場夢,那種靈魂脫離身體的感覺非常的奇妙,可以說就算是外界作出再多類似的刺激遊樂園設施都無法有相同的感受。

    在鬱期最嚴重的那段時間多次的嘗試自殺,其實現在往回頭看也不會後悔,因為我不是在逃避生命,而是選擇了一個讓我比較舒服並快樂的方式,只是社會不認可而已。

    當然現在的我是努力正向、學習許多的方式跟自己的人格障礙共處、有一個穩定的伴侶不再頻繁替換,並且一起朝著未來努力,使我失重的人生重新有了重量。


參考資料: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blog/3178

https://www.reangel.com/Article.php?LI=188

https://epaper.ntuh.gov.tw/health/201109/project_3.html

https://www.health.ntpc.gov.tw/basic/?mode=detail&node=647

https://www.depression.org.tw/news/news_info_20190725_001.asp

https://www.centerlab.com.tw/business/guardian_detail/3

https://ihealth.vghtpe.gov.tw/media/861

https://www3.ha.org.hk/cph/imh/mhi/article_04_01_01_chi.asp

心理學導論(Susan Nolen-Hoeksema等著、危正芬編譯,二版)

人未行為與社會環境(José B.Ashford, Craig Winston LeCroy, Lela Rankin Williams著、張宏哲等譯,四版)

https://www.twreporter.org/a/opinion-mental-disorder-insight-1

https://kknews.cc/health/44je5mg.amp